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农药基础(四)

    信息发布者:aphrodite
    2017-10-24 17:02:55   转载

    第四节 农药的分类

    (一) 杀虫剂

    用于杀灭害虫的药剂称为杀虫剂,许多杀虫剂兼具杀螨作用,有时也称杀虫杀螨剂。而有的杀螨剂只具有杀螨的作用,不具有杀虫作用,称为杀螨剂。

    按组成成分的分类:

    1)有机磷类

    有机磷类农药是含磷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磷酸的衍生物。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六类:

    1. 磷酸酯:如久效磷、磷胺、二溴磷、敌敌畏等。

    2. 一硫代磷酸酯: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辛硫磷、氧化乐果、内吸磷、水胺硫磷、二嗪农、喹硫磷等。

    3. 二硫代磷酸酯:如马拉硫磷、乐果、乙硫磷、亚胺硫磷、伏杀磷、三硫磷、甲拌磷、稻丰散等。

    4. 磷酸酯:如敌百虫。

    5. 磷酰胺、硫代磷酰胺:如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

    6. 焦磷酸酯、硫代焦磷酸酯:如特普(TEPP)、治螟磷(苏化203)等。

    2)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酯类化合物(R-O-CONH2),它是甲酸(HCOOH)的衍生物。按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

    1.N—甲基氨基甲酸酯,如速灭威、叶蝉散、害扑威、混灭威、仲丁威、呋喃丹、涕灭威等;

    2.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如抗蚜威等。

    3)有机氮类

    有机氮杀虫剂系指除氨基甲酸酯及有机磷酸酯之外的其它含氮杀虫剂,目前出现的品种可分为三类:

    1. 脒类:含有脒基[H2NC(:NH)]杀虫剂,如杀虫脒,目前已禁止生产使用。

    2. 杀蚕毒类:杀蚕毒是一种从海生环节动物异足索蚕(俗称沙蚕)体内分离出来的有毒物质。根据其化学结构合成了多种具有杀虫价值的类似物,例如杀螟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等。

    3. 脲类、硫脲类:含有脲基(H2NCONH—)杀虫剂有除虫脲、灭幼脲、定虫隆、伏虫隆、杀虫隆;含有硫脲基(H2NCSNH—)的杀虫剂有灭虫隆等。

    4)拟除虫菊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依据天然除虫菊花中的杀虫有效成分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类似物。根据拟除虫菊酯对光的稳定性可分为光不稳定性菊酯和光稳定性菊酯类二大类:

    1. 光不稳定性拟除虫菊酯:如丙烯菊酯、胺菊酯、苄呋菊酯、炔呋菊酯、苯醚菊酯等。它们受光照射后极易分解,不适用于农田防治害虫,主要用于防治室内及卫生害虫。

    2. 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如氯氰菊酯、溴氧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功夫菊酯、氟氰菊酯、多来宝。

    5)有机氯类

    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元素的碳氢化合物。如滴滴涕、六六六、毒杀芬、灭蚁灵、氯丹等。六六六、滴滴涕已在我国禁止使用。

    6)有机氟

    如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硫酰氟等。

    7)无机杀虫剂

    是以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8)植物性杀虫剂

    如鱼藤精、烟碱、除虫菊等。

    9)微生物杀虫剂

    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通过人工大量培养,作为农药防治害虫。如苏金杆菌、杀螟杆菌、白僵菌等。

    10)昆虫生长调节剂

    可分为拟保幼激素如ZR777Kinoprene);抗保幼激素如早熟素1号;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如灭幼脲、噻嗪酮(buprofenin)等。

    11)昆虫行为调节剂

    可分为信息素和拒食剂。信息素包括性信息素如性诱剂、报警信息素如驱避剂;拒食剂如印楝素,α—桐酸甲酯等。

    (二) 杀菌剂

    1)有机磷类

    是指化学结构含有硫元素的有机杀菌剂。常用的品种有四类:

    1.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又可分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又名代森类),如代森锌、代森铵、异丙镍、代森环等;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又名福美类),如福美双、福美锌、福镁镍等。

    2. 氨基磺酸类:如敌锈钠和敌克松等。

    3. 硫代磺酸酯类:如抗菌剂401402

    4. 三氯甲硫基类:如灭菌丹和克菌丹。

    2)有机磷酸酯类

    是一类含有磷元素的有机杀菌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散、乙膦铝、定菌磷等。

    3)有机砷类

    是一类含有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福美甲胂、福美胂、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胂酸钙(稻宁)、甲基胂酸铁铵(田安)等。

    4)有机锡类

    是一类含有锡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薯瘟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乙蜗锡等。

    5)苯类

    是一类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六氯苯、五氯硝基苯、托布津、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四氯苯肽等。

    6)杂环类

    是一类含有杂环结构 有机化合物。这类药剂品种多,杀菌谱广,大都具有内吸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苯来特、苯菌灵等。

    2. 噻英类:如萎锈灵和氧化萎锈灵等。

    3. 嘧啶类:如甲菌定和乙菌定等。

    4. 吡啶类:如吡氯灵、氯甲基吡啶等。

    5. 三唑类:如三唑酮、三环唑、叶锈特等。

    6. 吗啉类:如十三吗啉、十二吗啉、硫酰吗啉等。

    7. 吩嗪类:如叶枯净等。

    8. 吡唑类:如茂叶宁、绿叶宁、果丰定等。

    9. 哌嗪类:如嗪氨灵等。

    10. 喹啉类:如乙氧喹啉、羟基喹啉盐等。

    11. 苯并噻唑类:如稻可丰、苯噻清等。

    12. 呋喃类:如甲呋酰苯胺、二甲呋酰苯胺等。

    7)无机杀菌剂

    是指以天然矿物为原料的杀菌剂。如硫酸铜、杀菌铜、王铜、波尔多液、升汞、甘汞、硫磺、多硫化钡、石硫合剂等。

    8)微生物杀菌剂

    是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作为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又称抗生素,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稻瘟散等。

    (三) 除草剂

    1)酰胺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团(CONH—)的除草剂。如敌稗、丁草胺、甲草胺、大惠利、都尔、杀草胺等。

    2)二硝基苯胺类

    在化学结构中苯胺上含有二个硝基(—NO2)的除草剂,如氟乐灵、地乐胺、锄草通等。

    3)氨基甲酸酯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基团(—OCONH2)的除草剂,如杀草丹、禾大壮、磺草灵、优克稗等。

    4)脲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脲基(H2NCONH—)的除草剂,如敌草隆、绿麦隆、莎扑隆、利谷隆等。

    5)酚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苯酚的除草剂,如五氯酚钠、二硝酚等。

    6)二苯醚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二苯醚的除草剂,如除草醚、草枯醚、果尔、虎威、杂草焚等。

    7)三氮苯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三氮苯环的除草剂,如扑草净、西草净、西玛津、威尔柏等。

    8)苯氧羧酸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苯氧基的除草剂,如24氯、盖草能、禾草克、稳杀得、禾草灵等。

    9)有机磷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磷(P)的有机除草剂,如草甘膦、草特磷等。

    10)杂环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各种杂环的除草剂,如灭草松、恶草灵、百草枯等。

    11)硫酰脲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硫酰脲的除草剂。如农得时(苄嘧磺隆)、阔草散、草克星、绿磺隆、甲磺隆等。

    12)咪唑啉酮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咪唑啉酮环的除草剂,如咪草烟(普杀特)。

    13)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植物间有选择性,即能够毒杀某种或某一类杂草,而对作物是安全的,这类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近几年,我国在稻麦田中已广泛使用选择性除草剂,能够安全有效地防除杂草。如敌稗、24氯、西玛津、苯达松等。

    14)灭生性除草剂

    除草剂对植物无选择性,植物接触此类药剂都能伤害致死。如草甘膦、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可用于休闲地、田边等处杀灭杂草,不能在作物出苗后的田间直接喷洒。有些也可通过“时差”或“位差”或者使用保护机械设备后用于农田除草。

    (四) 植物生长调节剂

    1)杂环类

    如哌壮素、助壮素、吲哚乙酸、萘乙酸、萘乙酸胺、萘氧乙酸、抑芽醚、芸苔素内酯、正形素、6—苄氨基嘌呤、吲熟酯、赤霉素等。

    2)苯类

    如抑芽敏、多效唑、爱多收、特丁滴、防落素、甲苯太氨酸、三碘苯甲酸等。

    3)有机磷类

    如乙烯利、调节膦、增甘膦、脱叶磷、脱叶亚磷等。

    4)取代脲类

    如脱叶脲等。

    5)醇类

    如正癸醇、正十一碳醇、三十烷醇、三环苯嘧醇、羟乙基二十二烷醇以及比久、矮壮素、环烷酸盐、菌多杀、乙二肟、促叶黄、羟基乙肼、托实康、十一碳烯酸、三丁氯苄磷等。

    6)催熟剂

    具有缩短植物生长期,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如乙烯利、羟基乙肼、羟乙基二十二烷醇等。

    7)保鲜剂

    具有延缓植物衰老,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如抑芽丹、抑芽醚、抑芽敏、玉米素、N6—呋喃甲基氨基嘌呤等。

    8)脱叶剂

    具有促进植物叶片等器官衰老和脱落的作用。如脱落酸、脱叶磷、脱叶亚磷等。

    9)防落剂

    具有加速植物幼果发育,提高座果率,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如防落素、萘乙酸、萘氧乙酸、助壮素等。

    10)生长抑制剂

    具有抑制植物细胞伸长而不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能使植物节间缩短、茎杆变粗、矮壮、株行紧凑、增强抗逆、抗倒伏能力、增加分蘖等。如矮壮素、多效唑等。

    11)生长促进剂

    具有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根系发育和诱导器官发生的作用,多用于组织培养等。如赤霉素、三十烷醇、爱多收、吲哚乙酸、环烷酸盐等。

    12)性诱变剂

    具有调节植物性别,有利雌花产生的作用,多用于无性繁殖培育无子果实等。如萘乙酸、促生灵、乙烯利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